华山穹剑:1962年中印冲突,印度为什么被打断了腿|2020-05-20

1962年中印边境上爆发了一场短促的遭遇战,双方几乎是一接触,战争已经结束,从此边境从此大致和平维持到了现在。今天我们就来讲下这事。 不过要说清楚这事,又说来话长,因为那件事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可以理解为一个结果,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始,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印之间的龃龉才刚刚开始。 一、西藏,我们的西藏 西藏这个话题,非常复杂又非常敏感,博主只能是尽量不踩线给大家讲下

1962年中印边境上爆发了一场短促的遭遇战,双方几乎是一接触,战争已经结束,从此边境从此大致和平维持到了现在。今天我们就来讲下这事。

不过要说清楚这事,又说来话长,因为那件事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可以理解为一个结果,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始,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印之间的龃龉才刚刚开始。

一、西藏,我们的西藏

西藏这个话题,非常复杂又非常敏感,博主只能是尽量不踩线给大家讲下这个话题。

西藏尽管很早就被纳入了中国版图,不过他和新疆一样,都是那种远离中央的疆域,类似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不列颠行省什么的,属于帝国边疆,原因嘛,不复杂,太远了,交通巨艰难,而且那地方没法种地,没法以战养战。

大家有兴趣可以开车去跑一次川藏线,感受下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现在有了内燃机,去趟西藏依旧掉层皮,你们想象下古代大兵团去那地方作战是一种什么体验。

所以整个中国历史上,中原文明绝大部分时候都没法去新疆西藏实施有效统治。西藏绝大部分时间名义上归属中原政权,但是私下里自己玩自己的,蒙古人牛逼吧,冷兵器时代的瓢把子,依旧没能深入西藏统治。

直到大清出现。

大清其实本来也没想去统治西藏,成本高收益低,而且当时西藏大和尚跑去北京说要求进步,朝廷完成对他册封,西藏成了大清的一个自治区,依旧在自己玩。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原王朝最忌惮草原游牧部落搞事,但是清朝一建立,就面临来自新疆的草原游牧部落准噶尔部的一系列挑战,随后清朝对准噶尔的战争爆发。

这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争,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清朝皇帝和皇子们轮着去草原上作战,好几次打到京城贵胄家家挂孝。

后来清朝政府重新反思政策,发现为啥准噶尔王能联合草原游牧部落搞事?

主要原因是他控制着藏传佛教的解释权,因为准噶尔王自己就是藏传佛教的活佛,草原老百姓信教,所以他能煽动草原骑兵闹事。

清朝政府于是考虑拿下西藏,控制教宗,狭教宗以令草原,这就有了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西征西藏的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成功控制了“教廷”西藏,通过西藏,精神上控制住了新疆和蒙古。通过控制信仰来控制边疆这么牛的操作,也就现在美国才会玩。

随后一系列骚操作,大清中央军率领草原部落联盟,趁着准噶尔部爆发瘟疫,对准噶尔部落来了一次“犁庭扫穴”(这个词是我国史书里的高频词,每次出现,都是一个无比悲伤的小故事),整个准噶尔部落被屠,搞的现在只剩下准噶尔盆地没有准噶尔人了,近百年的战争终于结束,大清的领土也扩张了近一倍。

一直到清朝结束,都牢牢控制着西藏新疆蒙古,这也为我国后来解放西藏新疆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多说一句这个十四阿哥,正是清宫电视剧里经常提的那个,也正是因为他有平定西藏这么大的功劳,才会对雍正皇帝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也就有了那个著名的““传位十四阿哥”被改为“传位于四阿哥””的说法,不过这个肯定瞎扯,因为清朝诏书是满汉双语的,满语写法跟医生药单子似的,根本没法改。

二、印度说西藏也有他们的一半

我们以前讲藏传佛教的时候就说了这事,为啥藏传佛教那么非主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不是简单佛教,它是西藏本地土教(专用词叫“苯教”)、佛教杂交而成,而这里的佛教,不是中国流传过去的,而是从尼泊尔流传过去的。

而且藏传佛教里吸收了大量的印度特点,至于西藏密宗,大量吸收了印度“性力派”,这也是为啥密宗跟中国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太一样,中国很少有宗教讲究“男女双修”,但是这玩意在印度却是日常。

原因嘛,不复杂,大家看图就能看出来:

印度挨着西藏,入藏比从四川入藏容易几十倍,所以历史上他俩沟通就很多,甚至在民国,中国人想去西藏,还得绕道印度。
但是印度比较奇葩,我那天说印度有1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的事实不少人惊了,其实也正常,你了解了印度,就会发现它总能给你不断的惊奇,比如整个历史上印度从来没有统一过,一般建立的大帝国都是在“北印度”,连南印度都扩张不到。
而且印度历史上所有的帝国,无一例外都是类似我国春秋战国那种碎片型的,从没形成过中央集权,这也是为啥整个印度后来被东印度公司几千人就给拿下了,英国人在印度从来面临的都不是一个几亿人的国家,而是一片一片的碎片,每个碎片都打不过英国人,被英国人各个击破了。
直到1947年英国人离开印度,印度国内还有500多个土邦。也就是说,“印度”这个词,跟“非洲”是一样的,不是指哪个国家,而是指那一堆国家。
印度这么碎,所以离西藏那么近,都没拿下西藏,反倒是西藏牛逼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吐蕃时代,吐蕃人从高原上下来,对印度一波横扫,现在恒河边上都立着一块石头,纪念西藏人暴打印度人。
这种背景下,印度人觉得西藏跟尼泊尔差不多,这个观念根深蒂固,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大家知道印度的两万多个神吧,其中有一千多个和喜马拉雅有关,如果说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他们觉得喜马拉雅就是他们的爹。
印度人从来没有想过拿下西藏,但是英国人敢,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真正威胁西藏的人来了,也就是英国。

三、英国人来了

现在全世界大部分分裂麻烦都是英国人搞出来的,包括英国人自己国内现在越来越压不住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独立势力,真是自作自受。
英国人统治印度后,我们前文说过,英国从一个王国,变成了帝国,关键是因为他们拿下了印度,相当于世界上第二大的国家给他们当牲口。这里没有瞎说,印度在英国的眼里,就是一只奶牛,白色的奶牛。
印度给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兵源,倾销市场。英国后来几乎所有的对外战争,主力都是印度人和锡克人(锡克人就是印度旁遮普邦的一个民族),锡克人到现在还跟着英国人混,下边那个包头的,就是锡克人。
印度对英国这么重要,英国就得照顾自己的奶牛,英国提出来了一个战略构想,叫“三个缓冲区,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说起来比较玄乎,看图一眼就看懂了:
跟俄国人似的,英国人也是“BUFF狂魔”,准备在奶牛周围摆一圈缓冲区。这个背景下,英国开始向西藏扩张,连打带哄,准备把整个西藏拿走,他们称为“外藏”。
而且大家知道,到了1820年之后,大清已经不行了,随后在鸦片战争中又打输了。西藏本来对大清还是很忠心的,但是现在自己遭到英国人的压迫,大清却帮不上什么忙,英国甚至在1904年攻入拉萨,到处烧杀抢掠,清朝政府自己都快完了,自然是没办法管西藏。
西藏境内亲中央的势力越来越遭到西藏的抛弃,亲英人物上台,和英国联合对中央施压。到了1914年,这时候中国已经变成了北洋袁世凯政府,英国要求民国政府把西藏划给英国做殖民地。
袁世凯当然不敢同意,大清都那样了,依旧把新疆西藏给保下来,如果自己把西藏弄丢了,这可是进史书的恶名,所以拒绝了英国的要求。
不过西藏名义上还民国的地盘,实际上已经基本不听中央的了,也不听袁世凯的话,私下里跟英国人签了个约。
这个条约是个秘密条约,具体里边有啥,没人知道,英国人后来说是有根线,叫“麦克马洪线”,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就是下边这个:
上图那个橙黄色区域就是“藏南”,那个绿色区域,就是现在的阿克赛钦,英国人说是1914年西藏当局把那个黄色区域给印度了(当时印度就是英国),麦克马洪是英国外交官,但是中国当时政府根本没能力跟英国硬杠,也就只能是忍着了。
不过从这时候开始,就有个关键问题,中国所有的政府,从大清到北洋,再到民国,直至新中国,从来没承认过这条线的合法性。但是印度和英国人觉得既然是西藏人签的,就是中国人签的,所以是生效的。
双方这里的分歧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按理说当时就有冲突,不过接下来的一百多年中国一直在打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回乱,辛亥革命,护法战争,中原大战,北伐,抗日,内战,没顾上理他们。

四、新中国和印度接上了头

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印度是1947年建国的,比中国早两年。这两年非常关键,因为印度建国的时候,我国还打的热火朝天,几百万重兵集团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北,根本没工夫理会几千公里以外的印度人。印度人趁着这个空档,开始贱兮兮搞事了。
印度建国的那个头目叫尼赫鲁,跟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断食甘地”是师徒关系。
不过甘地那人脑子有毛病,反工业化,觉得印度人这么惨,主要是因为印度的工业化,说是铁路工厂什么的把印度人的脑子给弄坏了,建议全部拆掉,印度人从此回到古代,过那种小农生活。幸亏甘地去世的很早,不然印度现在还要更魔幻一些。
甘地死后,他的小伙伴尼赫鲁上台,有一说一地讲,尼赫鲁脑子正常的多。正是因为他脑子正常,所以干了一系列让我们很不爽的事。
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军队到处打,把印度那几百个土邦全给打没了,拼凑成了现在的那个印度,尽管现在印度依旧是个半散装的,但是比之前好太多,更像个国家。如果他老师甘地还活着,听说他到处动武,估计被他给气死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尼赫鲁看出来了印度的地形有毛病,东北边就是喜马拉雅,大概是下图这样的:
如果尼赫鲁知道中国的历史,就知道这就是典型的“北宋困局”,宋朝也是北边有一大串山,也就是我们说的“燕云十六州”,控制着这些山,就可以形成天然防御。但是宋朝一直不控制着那些山,所以岌岌可危,少数民族一旦南下,无险可守,将会死的非常惨。
所以北宋把全国几乎所有的部队都集中到首都附近,维持着巨大的军费开支,准备在平原上迎接草原骑兵的冲击。然并卵,后来女真人南下,几乎瞬间灭掉了北宋。
尼赫鲁不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也能看出来如果印度不控制喜马拉雅,让中国把边境线划到喜马拉雅山下,到时候中国只要把坦克放在边境上,就几乎可以一马平川开到新德里,这不闹嘛,那印度日子还咋过?
所以就在中国内战时期,尼赫鲁的印度兵团到处溜达,先后拿下了尼泊尔不丹什么的,这几个都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尼赫鲁把这些区域当成了印度的缓冲区,就在中国淮海战争那会儿,印度开入了现在的锡金,并且牢牢控制住了那里。
中国建国之后并不太平,马上朝鲜战争就爆发了,而且西南剿匪也在进行,当时西藏还不归中央管,依旧是那个政教合一的农奴政权。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国内全力支持这场国运之战,中央政府知道印度在那里阴戳戳搞事,也知道再不出手,印度就要把整个新疆吃下去。
所以在1950年,解放军尽管主力兵团已经开始向朝鲜调动,四野的几个主力野战军已经跨过鸭绿江,邓公在西南组织剿匪。
非常困难之际,中央还是让第十八军向西藏挺进,西藏那边的上层贵族眼瞅好日子要结束了,组织了一波反抗,双方在昌都那地方爆发激战,不过想想就知道,战斗力相差太大,解放军这边刚参加完淮海战役,战术娴熟,玩了一个教科书般的“包抄合围”,藏军哪见过这世面,主力迅速崩溃,除了被击毙的,剩下的都投降了。
尼赫鲁在印度还想着要支援一下藏军来着,不过在内阁会议上一讨论,大家说现在主力都在跟巴基斯坦对耗,只能派几个营过去,大家一琢磨,觉得还是算了,几个营还不够解放军塞牙缝的,所以没有干涉,我国顺利解放西藏。

五、中印冲突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毛主席他们一眼就看穿了尼赫鲁他们的意思,也深知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跟印度没有缓冲地贴在一起,尤其是中国收回藏南,印度就彻底睡不着了,相当于中国把坦克和兵营摆到印度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去了,基本相当于美军把大炮架在了鸭绿江。
这就势必会造成冲突不断,中国当时的实力还不允许在西线天天打来打去,补给线太困难。不如退让一步,吃点亏,不去戳印度的痛处,稳定第一,尽量避免冲突。中国尽管从来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还是默认让印度人在那里姑且占着。
印度也看出来中国不准备赶他走,所以在1951年1月4日,志愿军在朝鲜发动第三次战役,联军全线向南撤退,志愿军随后攻陷汉城,美国在联合国搞了个申明,谴责中国入侵韩国。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美国的竟然是印度,这让中国很高兴,觉得旁边的这个小兄弟还挺讲究,其实印度一边在联合国支持中国,另一边印度军队正在藏南挥舞铲子立界碑,准备占着藏南不走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感情处的还可以,一度非常好。
究其原因,也不复杂,中国当时内地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铁路连着西藏,战略投放能力有限,中国在西藏的军团后勤不足,所以对印度没有威胁,双方就这样过下去了。
然后就到了1958年,问题开始起变化了。
当时中印之间有件事双方没聊明白。
印度占着藏南,中国并没有赶他们走,印度把这种默许理解成了中国接受了“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
其实中国的意思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准”,这里有个暗示,也就是阿克赛钦,那地方是被中国控制的,1951年解放军入藏的时候,第一时间控制了那个战略关键点。
这个阿克赛钦在清朝就是中国的地盘,而且清朝政府还在喀喇昆仑山上立了个牌子,上边写了“到此一游”,哦不,“中国领土自此开始”,说的很清楚,阿克赛钦已经被大清给占了。
不过阿克赛钦跟那个藏南似的,后来被英国人单方面宣布说是西藏地方政府签约画到印度去了,印度就咬住这事不放,非说阿克赛钦也是他们的。
这就陷入了一个僵局,如果按照中国的意思,藏南和阿克赛钦都是中国的,印度说都是他们的,所以周总理有个想法,双方各退一步,各拿一块。
印度人说做选择是小孩做的事,我都要!
问题是藏南对中国来说战略意义不大,那地方一大半人都是印度人,而且一到冬天没法从中国这边供给。阿克赛钦不一样,那地方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是连接西藏和新疆的关键节点,如果被印度占着,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这事一直也没谈成,而且也没法谈成。
到了1959年,终于到了临界点,因为基建狂魔在修路了,一方面中国通往西藏的大动脉青藏铁路已经开工,铁路是路权国家的基石。这个也不难理解,在没通铁路那会儿,万吨物资上高原是个噩梦级别的难度,有了铁路后,指数级暴涨,现在每年随随便便几千万吨物资。
另一方面中国连接新疆和西藏的“新藏公路”修到了阿克赛钦,而且建设兵团开始在阿克赛钦种地了,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种族天赋是种地,在什么地方种地,那就说明不准备走了。
印度人立刻就怒了,发现中国人看来不准备把阿克赛钦还给他们,中方也很纳闷,我在我自己的领土上修路,关你屁事?你激动啥?
不过要澄清一下,这里说的“印度人”不是尼赫鲁,尼赫鲁本人还有探讨余地,他本人是个现实主义者,倾向于解决问题,知道要不回来了。
但是这时候印度民族主义起来了,尼赫鲁自己也在议会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甚至不少人说他是个卖国贼,把领土卖给中国了,这个背景下,尼赫鲁又是解释,又是发布白皮书,为了重整支持率,尼赫鲁在外交上变得越来越强硬而且没有协商余地,如果他胆敢商量,他也有可能被赶下台。
随后双方在边境冲突升级,经常大打出手,每次冲突后,互相谴责对方有问题,我们也不细说了,也没啥意思,因为双方说的都差不多,都是对方无理取闹,本方被迫出手。
只多说一句,国际上一直都是很喜欢印度的,印度是唯一一个同时拿着美苏两大强权援助的国家,究其原因,也不复杂,印度跟中国不一样,被英国人蹂躏了几百年都没怎么反抗,中间只有一次大规模起义,叫“印度民族大起义”,不过却被印度当地的廓尔喀人和锡克人给镇压了,整体进取心一直不太强,佛系国家,倒也很符合大家一贯对他们“奶牛”这一成见。
不像中国,历史上就是个扩张型帝国,甚至在清朝,大清的队伍还打到过阿富汗,而且阿富汗以前也是印度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己觉得自己非常温和,其实其他国家觉得地球上有三个国家扩张野心非常大,罗马帝国,沙俄帝国,然后就是我国。罗马帝国被美国继承了,沙俄被现在的俄罗斯继承了,我国还是那个我国。
所以中印起冲突,国际上一致认为是中国欺负印度,大家的话术基本差不多,“印度温和的跟只羊似的,你那么凶,刚杠了美国,它怎么可能欺负你嘛”,“玉米爱好者”赫鲁晓夫也跑来说是中国欺负印度,和陈毅他们几个吵成一团,场面一度很失控。
就这样,事态一点点开始滑向了战争。

六、滑向战争

怎么就打起来了呢?
因为印度人开始搞一个非常骚的操作,不断向争议区派部队,印度巡逻队甚至越过麦克马洪线,跑去中国哨所背后去修哨所,印度陆军参谋长后来对这个事的说法是他准备切断中方的补给,迫使中方撤离。
咱们现在看这这个操作觉得匪夷所思,难道印度人脑子被驴踢了吗干这事?这不找打吗?印度军方高层里也有人意识到了这么做问题很大,要不就派兵团去高原上打仗,要不就别去,阴恻恻去那里修哨塔算啥事嘛。
这个事我纳闷了好多年,直到认识了我的印度徒弟,一问,他也不知道,不过他去查了下,一查就清楚了,说是印度在边境上跟中国闹腾,已经闹了一百来年,从来也没出事。印度觉得自己有主场优势,中方物资运不到西藏,不可能玩大的。
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们把本朝当大清和民国了,这不犯错误嘛。
1961年周总理专门去了趟印度,准备把这事谈妥,不过印度那边已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准备多要领土,根本没法谈。
不少人说是因为尼赫鲁是个固执的蠢货,所以中印什么都谈不成,这个其实误解了尼赫鲁了,他本人是很希望双方搁置争议的,但是印度老百姓不接受,议会也不接受,他只能是被逼着一步不退,非要中国交出来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福建那么大,这不闹嘛。
谈不成,于是总理回国了,战争解决的方案也就最后拿上台面了。
“1962年战争”主要源于毛主席的战略构思,毛的风格就是那种“一次战争结束所有战争”,包括朝鲜战争,都是这个思路,主动出击,直接把对方气势打没,遏制对方的军事冒险主义。作为主席的学生,邓公在中越战争中也是这个思路,雷霆一击,然后快速结束。
如果不把印度打疼,中印漫长的边境线上,今后乱哄哄,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而且很容易被冒险家利用,比如中日之间的事,我们反复说过,日本就是典型的军事冒险成功后走向了下一个冒险,最终引发了全面侵华,如果在“918”爆发的时候,东北军能对日军来个反杀(进攻北大营的日军连枪都没带,反杀日军没啥难度,如果东北军头目是个强硬型的,问题不大),关东军的那几个军头也就被带回日本受审去了。
所以在1961年,福建对台湾前线的大炮就运往西藏,各项物资也开始筹备,甚至一批物资是通过海路,送到印度加尔各答,然后从加尔各答送到了西藏,可见印度心有多大。总参谋部也开始筹划让哪些部队去参加作战。
不过最终的决定什么时候开战这事非常难,毕竟印度是主场作战,战场离印度近,离我方补给几千公里山路,万一我方打输了,物资又拉不上去,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直没下定决心。
为啥最终选在了1962年10月20日呢?在这之前,中国已经忍让了印度两年,中国一直在向后退(1959年11月开始,中国就后退了20公里),这两年里,印度人一直在那里修岗哨立界碑,逐步向前蚕食。
因为在1962年10月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古巴导弹危机,美苏注意力全部被吸到那玩意上去了,所以中央军委觉得如果要打,正是时候。
由于决定的比较仓促,驻扎在四川种地的130师和西宁的55师才开拔出发前往西藏,在行军路上士兵们才知道他们要去跟印度人死磕,到了前线后几乎没做准备就开始投入作战。
作战过程倒也轻松愉快,整体而言,印度军队并没有准备,我们前文说了,印度人闹得很凶,其实并没有做开战准备,以为在闹着玩,觉得中国不可能跟他们大打。
当时在中国麦克马洪线以北搞事的印度第4师第七旅,总共1300人,这些人乱哄哄散在几十公里的山脊上,又是挖地堡又是修哨所,忙的热火朝天,唯独没准备打仗,连重武器都没带。
所以中国对印度的战争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印度军队本来这几年习惯了中方对他们的一再忍让,突然发现解放军以攻击序列向他们发动进攻,而且照例是先穿插包围再发动进攻,印军慌得一批,抱头逃窜,然后发现退路已经被封死了。
而且印度由于前期忙着挖地堡了,也没实地试过武器,他们当时装备的是“二战”中英国军队的冲锋枪,这枪在二十多年前就不大好使,现在在高原上更不好使了,我军装备的事56式半自动步枪,高原上交战距离较远,冲锋枪远远不如步枪,我方单兵上又压了一头。这个说起来大家可能不太理解,玩几把吃鸡游戏就知道了,距离稍微远一些,全靠全自动或者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没啥准头。
战争一开始,印度整个战线全面崩溃,解放军一天内就干掉了印军第七旅和其他队伍两千多人,我方损失了不到五百人,问题是这个第七旅是印度国防军中的王牌第四师下边的,这个操作就彻底超出印度人的理解能力了。
战争爆发后,全世界都震惊了,美国第一时间答应向印度提供武器,肯尼迪随后承认麦克马洪线。
印度还有个想法,想让台湾发动反攻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台湾那边当时蒋委员长还活着,蒋对“反攻大陆”非常有兴趣,这也是他一生的夙愿,不过还是跟印度说,等我反攻成功了,你得把藏南交出来,阿克赛钦也不给你,中华民国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印度当场就懵逼了,表示那你还是别反攻了,当我没说。
蒋和毛在维护国家统一这个事情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才有炮轰金门的事,我们将来再讲。而且那天晚上蒋还在日记里写下,“甘乃迪狼子野心,寡廉鲜耻,竟然支持麦克马洪线,分裂我中华之心昭然若揭”。
在蒋委员长写日记的时候,我军已经跨过麦克马洪线,收复了藏南重镇达旺,英军其他主力也已经赶来,双方又爆发了激战,不过印军又犯了美军在朝鲜的问题,他们准备打阵地战,但是很快就被我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又一个旅报销了。
其他队伍想跑的时候,发现解放军已经连夜急行军赶到他们后边去断了后路,顺利又灭了一个旅。到此,整个藏南已经全被拿下了。
眼尖的小伙伴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跟我军在朝鲜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非常像,都是山地地形,被我军突袭,然后包抄围歼,剩下的想跑又跑不过我军,被截在了半道。不同的是,美军机械化程度高,素质也高,被突袭依旧能保持秩序,尽管跑的比较艰苦,还是跑掉了,印度人这方面不太行,迅速被解决。印度人很幸运,见识到了什么叫轻步兵的巅峰操作。
美国驻印大使给美国人的电报里说,他第一次知道淡定而优雅的印度人竟然会慌,现在新德里乱成一团,谣言解放军打过来了。
不过很快的,印度人就不需要慌了,因为中国宣布撤军了。
比较尴尬的是,中国当时想给印度人发电报通知他们我军要停战后退了,印度管电报机的人已经跑了,以至于尼赫鲁多慌了好久。直到尼赫鲁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在哪捡到一张报纸,说是中国军队已经撤了,尼赫鲁的情绪才恢复稳定。

七、胜利者的迷思

中印战争开始的比较突然,结束的也比较突然,更让人奇怪的是,中国军队主动退出了藏南,并且把俘虏的印度牛(印军里有大量的牛来驮物资)、军队、武器全给印度还回去了。
这事一直让国内很多人感觉很惋惜,觉得错失收复藏南的机会。
其实这事吧,确实不太好搞,藏南离印度太近,离中国核心区太远,如果陷入长期的苦战,中国这边很快就会因为物资供应不上来重演1951年3月我军在朝鲜的局面,当时我军后勤线太长,又遭到美军轰炸(中印冲突的时候美国航母也正在赶来),补给困难,导致攻陷汉城后已经成了强弩之末,等到美军发动反击,只能是仓促后撤,幸亏当时50军表现神勇,一个军顶着联军给大部队断后,不然可能麻烦会很大。这部分内容我再这篇文章里写了《原创 || 朝鲜战场上那支神一样的部队》,已经附在文末。
而且吧,就算能守住,接下来发生的事也会违背当初发动战争的目的,我军打这一仗是为了平定边境,如果打完后,手里拿着藏南,解放军兵锋已经触及印度平原,印度就成北宋了,脑袋上悬着一把刀,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那样就把地区冲突升级为举国之战,而且无论是西方还是苏联都不能接受中国把刀架在印度脖子上。
而且大家知道“普法战争”吧,普鲁士打败了法国,抢走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当时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强烈反对,说这玩意不能要啊,这玩意是法国人的心头肉,你拿走这东西,法国人迟早找普鲁士拼命,果然,随后几十年里法国军队天天都在想着要夺回洛林,他们给巴黎的斯特拉斯雕像披了个黑纱,说是一天不夺回洛林,法国人一天不罢休,最终阿尔萨斯洛林还是被法国人拿走了。
我之前跟印度人沟通过好几次,印度人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这样,他们对阿克赛钦没啥感情,因为印度人从来没占领过那地方。
但是对藏南不一样,如果藏南丢了,就跟法国人丢了阿尔萨斯是一样的,战火肯定重燃。如果大家不理解,藏南对印度的意义就是中国丢了西藏,那样四川就会成为一个大兵营,四川也就成前线了。
这也就彻底背离了毛最早的设想,“以一次战争终结所有战争”,中国已经打了一百多年仗了,不能再陷入一场西线战争。

八、战争红利

那场战争之后,中印边境基本消停了,我国基本上在西线漫长的边境线上享受了长达五十年的战争红利,正如我们朝鲜战争之后东线再也无战事。
印度那边状态不太好,因为印度上层本来准备通过领土纠纷来缓解国内矛盾,没想到被迎头敲了一棒槌。
尼赫鲁在战前心态就不好,经济一塌糊涂,他的很多政策遭到国内各方势力的反对,战后心情就更加抑郁了,尽管战败责任由那个前期出了一堆馊主意的国防部长承担,不过他的声望确实受到了很大影响。出身婆罗门,接受过英国精英教育,一生多次入狱不屈不挠的尼赫鲁这次再也没能缓过来,两年后郁郁而终。
尼赫鲁死后,印度国大党推出了他的女儿英吉拉-甘地来接任尼赫鲁,英吉拉上台后就开始扩张军费,印度议会也对自身安全非常不放心,军费迅速膨胀了三倍多。
一般来讲,印度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长远的损失,就是尼赫鲁,尼赫鲁是整个印度历史上最牛逼的人物,他本来可以对印度完成改革,最起码得废除各邦之间的关税(随便一个经济学家都会告诉你这玩意对经济伤害最大),让印度实现上下一盘棋,而不是各自为政。
但是随着前线打成那样,尼赫鲁声望暴跌,很快就死了,“散装印度”一直持续到现在,他没完成的事,现在莫迪正在做,不过效果依旧不佳。

九、中印的未来

由于中印现在都是核大国,全面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没了,不过不代表印度人不会搞事。
一方面基建狂魔的铁路线正在向西藏发展,尤其是重载列车,一列货车上万吨载重,用不了多少年,距离就不是问题了,这让印度人非常担心,这样的战略投放能力换谁都虚。放一张这两天网上看到的照片,感谢原作者的拍摄:
另一方面如果接下来印度的疫情失控,可能会通过领土方面的问题向外转移矛盾,以印度人的揍性,肯定会搞点事,接下来就跟牛皮癣似的,一直会在那里阴恻恻地搞事。

「赞同、支持、鼓励!」

weinxi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